2016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 北大清华复旦蝉联三甲
第151期人生是一座医院
—蒋一谈与他的超短篇小说
贵德 抓作风纪律整顿,促进良好警风形成。《庐山隐士》是蒋一谈最新的超短篇小说集,是其在短篇小说想象和叙事上的新探索。“人生是一座医院”是书的卷首语,也可以看成是蒋一谈对其小说内容的总体概述,他用朴素的、诡异的、充满禅机的语言,展示了人性中的隐秘与人生困顿。而鲜见于华语文坛的“超短篇小说”,也是围绕本书的一大热点。
- 【往期回顾】
- 《读药》第150期
《丁玲传》——丁玲与革命文艺现代性 - 《读药》第148期
《男人之间》——为何有人恐惧同性恋? - 《读药》第147期
诗人张曙光访谈录:诗是少数优秀人的事情 - 《读药》第146期
《单身社会》:一场由独居印发的社会变革 - 《读药》第145期
《访法札记》:法国“三农”问题和社会治理对中国的启示 - 《读药》第144期
《回家》:全球化时代的“新无根之惑” - 《读药》第143期
知识分子应该如何介入政治?——解读托尼·朱特《责任的重负》 - 《读药》第142期
阎真《活着之上》:学院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态 - 《读药》第141期
审美的专制——《读药》周刊2014年度回顾 - 《读药》第140期
《事实即颠覆》:对21世纪前10年的历史政治观察 - 《读药》第139期
西方冲击中的晚清华南社会——解读《大门口的陌生人》 - 《读药》第138期
《两面之词》:中国哲学家对话西方老革命,革命还是变迁? - 《读药》第136期
《六个字母的解法》:20世纪初剑桥朋友圈的侦破之旅 - 《读药》第135期
读“我”记——解读帕特里克·莫迪亚诺《暗店街》 - 《读药》第134期
昆德拉《庆祝无意义》:冷眼凝视人类的生存境遇 - 《读药》第133期
无关传奇,只随生活——解读程乃珊《上海女人》 - 《读药》第132期
梁小斌:丢了钥匙,再掘地洞——解读梁小斌《地洞笔记》 - 《读药》第131期
蒋介石:独夫民贼,还是抗日英雄?——杨天石《找寻真实的蒋介石:还原13个历史真相》 - 《读药》第130期
“龙应台:野火30年,未完待续——《野火集》30周年纪念
关于超短篇:九问蒋一谈
蒋一谈:小小说和微型小说(微小说),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经存在,甚至还相当兴盛过。小小说、微型小说、短小说、极短小说、掌上小说,这些文学概念是并存的,但我本人更愿意在超短篇小说的理念下写这样的作品,因为超短篇和超短裙的理念和样式很像。【详细】
蒋一谈:超短篇小说归属于短篇小说文体,但超短篇小说的心里充满了更多的幻想和诗意。就像一根横跨山谷的绳索,这一边的绳子是现实主义,另一边的绳子就是幻想主义,写作者需要踩在两根绳子上,身体可以随风晃悠,但不能掉下去。【详细】
蒋一谈:我最初读到这句话,想到的是这样一幅画面:我躺在病床上,拿着医生递过来的出院通知单,喘了一口气,觉得挺高兴的,因为我又完成了一件老天爷交给我的生活任务。我觉得生活就是理解和承受。弘一法师的临终遗言"悲欣交集"也给我们点出了活一场的终极意义。【详细】
如果从这个角度切入,我愿意将超短篇理解为一种重新发现内心的写作,同时也是重新讲述一个更有吸引力的故事的开始。【详细】
这本小说或许更接近于诗歌。帕斯关于诗歌曾有如下论述:"诗歌是以不可言说的方式言说不可言说之物"这正与蒋一谈的超短篇小说不谋而合:为了言说那些"不可言说之物",蒋一谈没有选择滔滔不绝的讲述,而是选择在恰到好处的地方停下来。【详细】
鲁迅文学院·蒋一谈《庐山隐士》研讨会
2021-03-06,“鲁26”学员在鲁迅文学院举行“蒋一谈《庐山隐士》座谈会”。蒋一谈说“我在思考‘说’与‘不说’、‘少说’的问题,这或许是我写作《庐山隐士》的最主要原因”,以下是座谈会文字实录。【详细】
刘涛VS傅逸尘对谈《庐山隐士》
两位批评家从作者本身、超短篇以及“寓言化写作”三个方面解读了《庐山隐士》的“文体之美与思辨之魅”。【详细】
读者观点
豆瓣 红皇后:看书的每一个过程,都在想着作者写于卷首的那句话:人生是一座医院。作者抛弃掉夏尔o波德莱尔文字中的部分含义,为它赋予了新的意义。人生是一座医院,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病人,我们无法根除自己内心的病痛,却还指望着通过各种方式减轻身体以及心灵的痛苦。
豆瓣 书评人林颐: 而今翻读蒋一谈的《庐山隐士》,恍然明白,此即"超短篇小说"之魅力。打破了体裁的藩篱,似散文、似随笔、似格言、似小说,天马行空,行云流水,倏忽间便已然读毕全书。掩卷细想,书里讲了些什么样的故事?我无法清晰地概括,然而分明有一种情绪如夏日的黄昏徐徐降临。
豆瓣 鼹鼠的土豆:读完《庐山隐士》,我觉得蒋一谈也是短篇小说的高手,像我这种写几万字还没把故事讲完的,只能对蒋一谈和邓安庆表示崇拜了。这些超短篇小说有的朴素,有的诡异,有的寓言,有的诗化。作者用他的超凡想象力,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。尤其是《庐山隐士》这个故事,虽然才几页的故事,却让我看了三遍,细看里面的细节,想找到蛛丝马迹。
豆瓣 名字里都有个狐:还记得当时跟朋友聊天说,蒋一谈的小说,是具有魔性的,简短却又邪恶,初看时不觉得有什么,仔细一回味,有些篇章会突然让你感觉会心一笑或毛骨悚然。这样的小说,不是第一口醇香,而是带有后味。我一直相信有后味的东西就是好东西,比如说香水、比如说红酒。比如说“人生是一座医院”这样振聋发聩的话。
豆瓣 孟人梦:《庐山隐士》作为超短篇小说,在语言的锤炼上没得说,干净、简洁、凝练,除了整体需要时有细节描写外,几乎没有啰嗦的、累赘的话。
豆瓣 斑点紫罗兰:书的名字叫《庐山隐士》,内容中也有这样的一篇,篇幅很短,却寓意深刻。其实,人生中有很多指引,它可能就隐藏在我们身边,它可能就是我们的好朋友,老师等等,请不要低估它们的存在,要好好珍惜他们。
有偿征稿
《读药》周刊长期征集优秀书评稿件。您可从以上主题书中选书评论。书评一经采用,即付稿酬。
要求:字数3000字以上,谢绝一稿多投。请在主题处标明“《读药》投稿”,并附上您的联系方式和真实姓名,我们收到合适稿件会及时与您联系。
来稿请投:chenshuang@ifeng.com
《读药》特约书评人
《读药》特约书评人既有来自学术界的知名专家学者,也有在相关领域有突出研究和独到见解的社会人士。他们将针对《读药》主题书进行点评和解读,为读者提供更有深度和价值的阅读思考。 【吴稼祥】 【高全喜】 【左凤荣】 【秋风】 【郑异凡】 【唐少杰】 【黄道炫】 【闻一】 【谌洪果】 【蒋竹山】 【黄纪苏】 【徐江】 【余世存】 【项继权】 【黄集伟】 【陈新】 【端木赐香】 【张柠】 【赵勇】 【李怡】 【刘汀】 【维舟】 【黎戈】 【更多书评人】
《读药》访谈嘉宾
《读药》在对所评书进行深度解读之外,还辅以对作者本人的访谈,分享其创作心得和经验。 【贺卫方】 【杨继绳】 【金雁】 【张炜】 【施小炜】 【周云蓬】 【阿乙】 【林夕】 【赵柏田】 【雪珥】 【更多访谈嘉宾】
《读药》书评
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,凤凰网保持中立